【黃世宜】台灣年輕人就是太溫良恭儉讓 黑暗中逆來順受卻忘了其實可以開燈



我發現跟瑞士年輕人比,台灣年輕人有一種在黑暗中還能大笑的幽默。

我們從小就被灌輸一種概念,要逆來順受。要在痛苦中忍受假想的幸福,要在逆境中保持樂觀,但,好像沒有人告訴我們,除了樂觀,還要進取,還要行動。

 

同樣都是唬爛的場合,瑞士年輕人會怎麼反應呢?

有一次,在一場演講。講者所說的內容完全跟主題無關,最恐怖的是,開始扯一些有的沒的。開場不到二十分鐘而已。

我觀察台下瑞士年輕人,開始面面相覷,眼神充滿了質疑,交頭接耳。

「你覺得上面講得怎麼樣?」瑞士人問我。
「嗯,這個,大概是剛開始還沒進入狀況吧?」我是台下唯一的台灣人。
「我認為講得非常糟糕,牛頭不對馬嘴,根本浪費我時間。」瑞士人口氣冷硬。
「有這麼嚴重嗎?二十分鐘不到,而且講者母語不是法文,可能也是因為緊張說不好吧?」我發揮台灣人的溫情,幫犯錯的一方找藉口。
「不,不是這個問題。他的邏輯思路不清,根本浪費我的時間。我今天下午本來可以去打工賺錢的,竟然還來這裡聽他在這邊亂扯。」

 

結果,讓我驚訝的砲轟場面開始了。

首先一個年輕人舉手發問,接著兩個,三個,四個…瑞士人帶著質疑嚴肅的神情,當場無情打臉。一點不帶著溫情與幽默,一點都不。

結果演講者只好中途喊卡,匆匆下台一鞠躬。因為臨時結束,所以我們突然多了好多自己的時間。

我聽到瑞士人說:「哇還有時間ㄟ,那我回去餐館打工好了。」「哇!我們還有時間,那我們去喝個咖啡吧?」
跟大家喝咖啡的時候,我很快樂。但其實想想,這個快樂本來不應我所有,因為此刻我應該是坐在那裡聽人扯爛的…

但快樂,真的不應我所有嗎?

快樂是不是應該要用爭取,才能實現呢?我們雖然懂得坐在黑暗中大笑,但往往卻因此覺得黑暗是可以忍受的,而忘記了,其實應該先站起來,開燈。

 

來源



喜歡這篇?按個讚或 Line 給朋友!

定期看到好文章?加入我們粉絲頁!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