請停止製造犯罪者的刻板印象…兇手的高中同學如是說



作者:劉靈均(神戶大學博士班研究生,曾任大學推廣部兼任講師)

我的高中同學成為殺人事件的兇手。報紙和電視新聞,就連網路都是(連我人在日本唸書都要被FB轉貼的資訊洗版)。只當過高中一年級的同班同學,但是還是很感慨。張彥文,或者我們稱的「大師」,在我印象中是腦筋動得很快,鬼點子很多的人。高中的時候大家都會有些小惡小衝動,但那未必代表些什麼。到了今天。是衝動或是預謀讓他犯下這樣的大錯?追究看來對於已經過世的人、對於內心受到創傷的家屬與朋友,已經是沒有意義的。

腦袋好,建中台大第一志願又怎麼樣呢?只要是人都會有善有惡、有慾望有恐懼,自然是人人都有機會犯罪的。好學校畢業不代表不會犯錯、不會做出大錯事(君不見政府高官,多少都是台大出品的?)。我自己在高中教過五年書,誰又能判斷眼前的孩子以後會怎樣呢?不管是哪個階段的教育者,都只能盡量在學生心中種下善的種子,但是能不能讓他發芽,又是很遙遠的另一件事情了。

這樣對殺人犯背景的大篇幅獵奇的報導,甚至也不斷在暗示,後段校系、教育程度低的人其實才是真正的「犯罪預備軍」──因為台大的是「特例」才足以獵奇──。看起來是滿足很多人對於佔盡社會資源的「好學生」(當然把考試成績作為判斷學生好壞又是另一件荒謬的事情了)的積怨,但是更強化了各種恐怖的刻板印象與歧視。這樣的新聞報導只會製造更多的犯罪者和悲劇,此外無他,但願媒體不要只顧視聽率,能有更多正確的報導態度。

但願死者可以安息,倖存的、在世的總有一天可以被療癒,犯錯的人得到應有的法律制裁和反省。我們也不能、也不應該再誇張地多說什麼。

 



喜歡這篇?按個讚或 Line 給朋友!

定期看到好文章?加入我們粉絲頁!

comments powered by Disqus